中考体育中的实心球项目如何提高成绩?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一、持球动作
大部分学生不注意持球动作,习惯将球握在手心,这样在投篮的瞬间很容易摆脱球,从而影响成绩。学生持球时,应采取类似排球的传球姿势,虎嘴尽量宽,食指为“八”,拇指为“八”倒过来,促使学生在做最后一投时弯曲手腕,拨指。
二、引臂
对于初中生来说,决策权在于拉臂,因为构成投掷前超越器、的关键因素是延长身体、的工作间隔,提高投掷效果。如果你做得好,你可以得到好的结果,事半功倍。(1)手臂过直或过弯不利于最后用力,弯臂角度约135度。(2)伸肩动作一定要丰富。肘关节一定要在脑后,肘关节要尽量伸出。开得越远,推得越好。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帮手站在练习者身后,用手掌握住练习者的肘关节,注意由轻到重的掰背,直到练习者感到肩部韧带酸痛。
三、预摆
因为实心球是原地投的,腿不能有助跑,但是可以利用手臂的预摆来提高手的初速度。预挥不要太多,只要1~2次,范围从小到大,出手的范围最大,速度最快,这是最后一次硬发明的有利条件。
四、出手的角度
1、体育中考实心球满分:男:10米,女:7.6米。12米已经超过10米了,是满分。
2、中考实心球技巧
(1)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中间,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1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2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上方。然后再抛出去。
(3)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时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4)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面向投掷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重心落在后面那只脚上或者两脚之间,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然后利用支撑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上(斜上方45°角)方掷出。动作的技术环节简单概括为:持球、用力蹬地、送髋展胸、挥臂掷球以及掷球后的缓冲。
限制高度法:投过系有横线的标志杆。在投掷线2米远的地方,放置两个系有横线的标志杆(线高约2米),练习时要求孩子把球投送越过横线上方,这个练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出手角度。
鞭打练习:向前上方徒手挥臂练习,击打前上方用标杆固定一标志物后悬浮物练习;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握持排球或者轻重量的实心球上举,先用单臂交替向前上方做挥臂练习,并结合蹬地、重心前移、收腹动作;然后再用双臂同时进行,动作由慢到快,逐步过渡,这个方法主要是提高出手速度的练习。
坐姿、蹲姿式双手头上扔实心球练习:面对投掷方向,分别采取坐立和下蹲的姿势,双手持球由头上向前上方将球投出,体验上肢和腰部用力的方法。
1、由于扔实心球是需要完全用力的,所以再投掷之前要做好全身的热身。
1).脚部热身:脚部热身可以把脚尖点地然后旋转扭动脚腕来活动脚部的关节。
2).腿部热身:腿部热身可以做蹲起运动来活动腿部的关节,还可以做踢腿和伸腿运动来活动胯部关节
3).腰部热身:腰部热身则可以进行俯身伸手摸地以及扭动腰部来进行腰部关节热身
4).手臂热身:活动手臂可以把双手掌心向上手指交叉,然后伸直胳膊向后伸展,这样不仅能够活动手臂还可以伸展腰部。
站姿
1).热身之后就要做扔球的准备了,首先是站姿,站立时两脚要前后分开,前脚要保持平直,后脚要向外打开点以保证身体平衡,前面的脚尖要具体起投线大概再20厘米左右。
2).前脚和后脚之间的前后距离要保持在25厘米左右,前后角的左右距离则要保持在5厘米左右
3).部站好后同时要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两只脚中心靠前一点的位置上面
握球
1).握实心球其实就是用双手把整个球包住,双手手指分开,握球后十指交叉但不要让球贴在手掌上面。
2).握球时十指的位置要分匀,拇指要紧紧扣住实心球以免脱球。
准备扔球
站好位置握稳球以后,要把双手垂下进行由前下方到后上方的摆动,摆动两次之后选择好球的投掷点就可以准备将球投掷出去了
扔球
当一切就绪准备扔球的时候要把整个身体从脚部,腿部,腰部,胸部到手臂往后仰,是身体成为一个弧形,然后抬头,后脚蹬地双臂用力向前上方斜着把球抛出,把球扔出后则要进行收腹等一系列的身体缓冲动作,稳住身体完成投掷。
投掷技巧
1想要扔好实心球要锻炼手臂的里面经常做一些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运动锻炼
手臂
2扔实心球当站好脚步,握稳球的时候要注意放松让身体的肌肉自然放松。
3在预摆后准备扔球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呼吸,吸气后在准备扔球
4投掷点的角度要掌握好,控制好手臂再后仰的时候与水平线呈45度然后将球在这个45度的弧线中抛出去,不要把球往上或者往前直接抛去,影响成绩
一、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点
1、原地:在球没有出手前,两脚的任何一点同时着地,都应理解为原地,这样更有利于重心的前后移动。一般采用两脚前后站立,也可以采用左右开立的姿势。
2、双手:双手同时持球,并用相同的力将球掷出,而不是像单手投篮一样,一手抚球,一手用力。
3、头上:球出手时必须是经过头上掷出,而不是经过身体其他任何部位。
4、掷:必须有“鞭打”动作,而推、投、抛等投掷动作皆没有“鞭打”。可以提示学生想象儿时玩的“抽陀螺”,所不同的是“鞭打”的用力方向,“抽陀螺”是横向鞭打,掷实心球是纵向鞭打。
二、 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
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多采用的是两人一组对掷,以及多人一组的循环练习,个人练习的方法采用的较少。以下三种方法是比较实用的个人练习法。
(1)用实心球可以做一些拨指、抛接(上下、左右、身前身后)的热身练习。
(2))原地的鞭打练习: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握球上举,提踵,身体向上伸展,继而迅速将球垂直向下鞭打。
(3)利用一面可以利用的墙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距墙壁4—5米的地方,面对墙壁进行练习,这种练习法在单人练习时省时高效。
三、 实心球掷远的决定因素
实心球练习属于投掷的范畴,决定实心球掷远的主要因素必定是投掷项目的共同要点——掌握良好的投掷技术,在适宜的投掷角度上加大出手速度。获得最理想效果的出手角度应为45度,且出手速度越快越好。由于器械的形状不同,在空气中飞行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升力的影响,因此,铁饼、标枪的出手角度要小些,掷飞盘、打水漂等的出手角度更小,向远方投垒球、投沙包等的出手角度要大些,只有铅球、链球、实心球的出手角度接近45度。出手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器械出手时人体和器械已具有的速度。
由此可知,决定实心球投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根据目前的规则,指导学生做好“引球”动作也是需要的,但同时要协调配合重心的前后移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个别学生的“引球”动作做的很好,但“引球”后停留的时间过长才发力,失去了“引球”的作用效果。
四、 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成绩测量
虽然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这一项目已经进入了不少中学的田径运动会中,但其还不属于正式的田径比赛项目,所以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像铅球、标枪和铁饼一样的,经过科学论证并行成规则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场地及成绩丈量方法,因而迫切需要出台一套科学合理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测试场地和成绩丈量方法。
现行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场地,一般采用宽为3米的长方形区域作为测试场地。在成绩的丈量时,是沿用掷手榴弹的成绩丈量方法,取实心球落地的最近点(距离起掷线的最近点)至起掷线内沿之间的垂直距离。对于实心球的落点和起掷点在一条垂直线上的学生来说,丈量出来的成绩表示了其真正的投掷能力水平,而对于实心球的落点和起掷点不在一条垂直线上的学生来说,垂直丈量出来的成绩就不能表示其真正的投掷能力水平,学生投掷的准确距离应该是起掷点到落点的这条斜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一定大于直角边,关键的一厘米之差,学生的得分就是一分之差,而关键的一分之差就有可能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现有的实心球测试场地和成绩的丈量方法不太合理,急需要出台一套科学的规则,以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在国家尚未出台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规则之前,建议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可借用最新的田径竞赛规则中的推铅球的场地要求和成绩丈量办法来进行操作。由于是原地掷实心球,没有助跑,也可将标枪、铅球和铁饼的比赛场地加以组合,创新一个原地掷实心球的小型场地和科学的丈量方法,并积极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报,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在教授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时,就要求学生一定得始终面对投掷方向,尤其做向后的引球动作时,身体不能出现左右的倾斜,重心前后平稳移动,最后发力时两手用力均匀,以便使实心球尽可能的向正前方掷出,以避免在执行现行规则中吃亏。
一、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
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重心落在后面那只脚上或两脚之间,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然后利用支撑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斜上方45度角)方掷出。
二、动作技术环节:
持球、用力蹬地、送髋展胸、挥臂掷球、掷球后的缓冲。
1、持球
正确动作:因为是双手持球,首先要考虑两手能够同时用力,球出手最后手指能充分拨球。
2、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3、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包括:蹬地、伸膝、收腹、向前引球、拨球→鞭打、控制重心的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