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邮政编码236600。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阜阳市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下辖30个镇、1个乡。
太和自秦朝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太和县,寓意太平祥和。境内有七处故城遗址、五处古文化遗址和元代文庙建筑群等古建筑,历史名人有汉章帝师张_(pú)、东汉清诏使范滂(pāng)、清朝两广总督徐广缙等。
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亳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和县
太和县邮政编码为236600。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阜阳市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太和县下辖30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截至2021年末,太和县常住人口137.2万人。
太和自秦朝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太和县,寓意太平祥和。境内有七处故城遗址、楚都古钜阳、五处古文化遗址和元代文庙建筑群等古建筑,历史名人有汉章帝师张酺、东汉清诏使范滂、清朝两广总督徐广缙等。
气候特征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
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1℃。太和县1959年至1985年的气象记录最低气温低于-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气温超过40℃的年份也有5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和县
236600
根据查询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太和县邮政编码是236600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236600
根据邮编库官网查询,安徽阜阳太和县的邮政编码是236600,23代表安徽市,66代表阜阳太和县,第00代表太和县下属的投递局(所)
太和县国泰路邮政揽投部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国泰北路铁道家园4号楼103号
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邮政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事业,具有通政通商通民的特点
236600
根据查询邮编库官网信息显示,阜阳太和邮编号236600,前两位的23表示省、市、自治区,第三位的6代表邮区,第四位的6代表县、市,最后两位的00代表具体投递区域